首页 > 教学资源

小学体育课障碍跑的精品教学设计精品多篇

时间:2025-07-23 07:11:35
小学体育课障碍跑的精品教学设计精品多篇(全文共5933字)

【前言】小学体育课障碍跑的精品教学设计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教学过程 篇一

一、情感萌到阶段

1.教师带领学生到集合地点,指导学生进行日常热身活动

2.导语:听到消息,青海玉树发生重大地震,我倡导我们班马上加入志愿者队伍,赶赴灾区对受灾人员进行救护。

3.每人发一条绿丝巾,扎在左臂上。

4.带领学生跑步

组织:先分散——四列横队——两路纵队

二、进入角色阶段

1.教师讲解由于道路被地震破坏,我们必须徒步并且要经过很多障碍前进。

2.组织分成人数相等,技能相当的四组,进入规定地域。

3.组织小组分别通过各个障碍。

4.组织障碍比赛

组织:四路纵队

三、恢复评价阶段

1.带领学生随音乐进行放松练习。

2.组织学生小结,互相交流。

3.师生再见,布置课外作业:徒手练习投掷轻物。

4.课外延伸作业:通过网络或书籍,查阅各种伤员运用何种搬运方法是最科学的。

5.安排收拾器材。

四、教学效果预设

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认真参与各个练习,课堂气氛活跃,师生感情融洽。学生能善于合作,克服心理障碍,提高学生间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会合作与竞争,达成人人参与,小组合作、竞争的良好氛围,并能展现人与自然地抗争精神,人与人之间的互助精神,体验灾区人民的苦难,并献出一份爱心。

小学体育课障碍跑的优秀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内容

一.技巧:前滚翻

二.跑:十字接力拼图游戏 重点 前滚翻

重、难点 前滚翻:团身紧、滚动圆滑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理解前滚翻的动作要领和弯道跑的技术特点

2. 技能目标:A 基本掌握前滚翻的动作要领,发展学生的技巧能力

B 提高弯道跑的技术,发展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4. 负荷目标:平均心率130~140次/分,课的密度40~50%

教学过程

一 开始部分

1. 师生问好

2. 宣布课的内容及教学目标

3. 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组织:

(快、静、齐)

二 准备部分 1、集中注意力练习--------游戏《看谁反应快》

2、开口螺旋跑

3、跟我做------热身

⑴提踵 ⑵扩胸运动

⑶体转运动 ⑷腹背运动

⑸正压腿运动 ⑹侧压腿运动

⑺踢腿运动 ⑻头部运动

1. 讲解游戏的方法和规则(变换语调和节奏)

2. 讲明热身的方法

3. 教师领做 1. 在教师的口令下学生反复练习,

精力集中,独

立完成动作,反应要快

2. 组织:在音乐伴奏下进行,充分活动,愉悦身心

三 基本部分--------- 前滚翻

1、动作要领:并腿下蹲、两手撑垫、两脚蹬地、

屈臂低头、团身前滚、抱腿起立

2、重点难点:团身紧、滚动圆滑

3、保护与帮助:跪于练习者侧方,帮助起立

学习过程

1、教师做三种技巧动作,学生判断

2、讲解动作要领及保护于帮助(出示挂图)

3、教师巡回指导

4、优秀学生示范并讲评

5、注意观察学生的练习热情 组织:

尝试性练习

⑴由低向高做前滚翻练习

⑵由高向低做前滚翻练习

完整动作练习

优秀学生示范

继续练习

四、十字接力拼图游戏

方法:每组第一名同学按逆时针方向跑一圈,接过第二名同学的小木棒后,迅速站到排尾。依次进行

1、讲解游戏的方法和规则

2、协助组织游戏

3、提问学生弯道跑的体会并总结

组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学生分组集体设计“作品”

2、分组练习

3、积极主动参与,齐心协力为本组争光 12’

五 结束部分

1、放松活动-----舞蹈〈在北京的金山上〉

2、小结 讲解放松方法

3、器材 体操垫5块 小垫子4块 小木棒40根录音机1台

预计心率:130~140次/分、运动密度40~50%

小学体育课障碍跑的优秀教学设计 篇三

一、体育课教学内容选择的现状分析

体育课教学内容是教育内容的组成部分,它不同于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更有别于其他的学科内容,它是以教育为目的,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发展学生身体素质、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和基本技能为基本条件,在教学情境中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学习材料。那么如何合理、有效的选择体育课教学内容,成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关键问题。

目前我们农村体育教师备课时,手边只有《体育教学大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教师参考用书,而没有规定内容的教科书可参照,这就需要我们体育教师有一双慧眼,能够从项目繁多的体育教材中,因时、因地、因人去识别和选择适合开展教学的体育项目内容了。这个过程就相当于是体育教材的重新创造过程,是体育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学生学情、教师教学风格、教学实际等条件进行教材的再创造过程。

二、选择体育课教学内容的依据

1、体育教学目标

在具体实践教学中,怎样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促使学生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正是广大体育教师面临的问题。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了内容标准,并以学生水平来划分学段,给体育教师一个理性思考的空间和选择教学内容的余地。教师首先依据《体育教学大纲》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确定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后,下一步才可以考虑的就是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来实现教学目标。

2、体育教学规律

体育教学规律是体育教学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在选择教学内容要符合人体活动规律,能有效地为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服务,内容本身符合运动规律和技术原理,并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使学生体验运动的快乐,最终达成技术集成目的。体育教学中有5大规律:

(1)运动技能形成规律。体育教学要让学生学会和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为运动技能的形成要 ……此处隐藏788个字……、协调等身体素质和增强过障碍的基本活动能力。

3、身体健康目标:体验过障碍成功带来的快乐,发展速度、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

4、心理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突破自我,通过合作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体验运动的快乐,创新的趣味,感受成功的喜悦。

5、社会适应目标:在富有个性的、集体智慧的活动中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自我表现,具有想像、创造的能力及勇敢顽强、不怕冒险、相互协作的精神。

《障碍跑》体育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运动参与:创设ABC情境,激发参与兴趣

运动技能:掌握通过不同障碍的方法

身体健康:发展灵敏、速度素质

心理健康:培养战胜困难,勇于取胜的坚强品质

社会适应:小组交流通过障碍时的方法与比赛时的心情

教学过程

一、课堂常规

1.四列横队集合,体育队长喊口令整理队伍(图略)

2.宣布上课,师生问好,检查出勤情况,宣布本课内容

3.激发参与情趣:今天锻炼大家战胜困难的信心和能力比比看谁克服障碍、战胜困难表现的最棒!

二、准备练习:

1.慢跑400米

2.徒手操: 肩肘绕环 扩胸 振臂 体侧 腹背 下蹲 膝绕环 正压腿侧压腿

3.专项练习:原地摆臂 原地高抬腿

三、障碍赛跑

1.按男生两队、女生两队进行比赛;调整各队人数(人次)。

2.带入赛场,介绍障碍及比赛方法(略)。要求既要快速完成比赛又要保证安全。

3.各小队商议如何快速、安全进行比赛?

4.比赛(一):《30米钻圈障碍往返跑》(返回时不过障碍)

5.宣布第一次比赛结果;各小队总结首场比赛战况,以利再战。

6.进行第二次比赛。

7.宣布第二次比赛结果;各小队总结首场比赛战况,以利再战。

8.比赛(二):增加难度进行《30米钻圈、跳跃(小垫子)障碍往返跑》

9.各小队商议如何快速、安全进行新的内容比赛?及交流刚才比赛的感受。

10. 进行第三次比赛。

11. 宣布第三次比赛结果。并请部分同学谈出面对困难时应该怎么办?

四、课堂小结:

1.表扬、鼓励今天表现突出的同学及小队

2.宣布下课,师生再见!

教学重、难点 篇七

1、教学重点:本课的重点是学生能在慢跑和快跑中安全地通过障碍。

2、教学难点:身体各部位协调配合,提高快速穿越障碍的能力。

小学体育课障碍跑的优秀教学设计 篇八

一、指导思想

本课设计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结合小学中年级学生的身心以及认知规律等特点,以学生发展为本,以互动学习为重点,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乐中练、动中练、玩中练”。同时强调学生个体自由发挥的联系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能力的广阔时空。在练习中,注重鼓励学生自我表现,让学生显示自己在集体中的价值。

二、教材分析

障碍跑是一项在行进间以不同的方式通过不同的障碍物的竞赛运动、用爬滚钻、跨、绕等方法通过障碍物,是一项具有一定难度和实用较强的综合性运动。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灵敏、和协调等身体素质,能克服学生心理障碍,提高适应环境和野外生存的能力,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和顽强进取精神。本节课教学主要是让学生知道障碍跑的意义和做出以爬滚钻、跨、绕等为主的简单障碍跑的动作。本课重难点为:通过教学学生能熟练掌握爬滚钻、跨、绕等过障碍的基本方法,在快速跑中灵敏、安全地通过障碍物。提高学生身体协调性和应急反应能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

三、学情分析

中年级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多表现为直接兴趣,他们年龄小,自控能力和认知能力均较差,但他们想象能力丰富,具有好玩、好动、好思考、勇于表现自己等特点。我校四年级共两个班,从课前了解情况看班级学生整体身体素质状况偏差。以爬滚钻、跨、绕为主的障碍跑动作虽然简单,但对于四年级的同学来说仍然有一定难的,因此本课教学设计新颖、有趣的练习方式和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体育教学与游戏有机结合起来,激发练习兴趣,从而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

四、教学目标设计

根据障碍跑的运动特点及学生年龄特征,设计出下列目标:

(1) 认知目标:通过进一步学习攀爬、跳跃、平衡的基本技术。让学生了解爬、跨、踏、绕运动特点及锻炼价值

(2)技能目标:通过攀爬、跳跃、平衡组合练习,使90%的学生能熟练掌握爬、跨、踏、绕等过障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应激反应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障碍跑竞赛,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克服困难的精神以及

创新意识,加强同学间的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

五、教学过程设计

本课共分开始热身部分、学习提高部分、恢复整理部分三个学练阶段。采用启发、激励、讲解、教师参与、游戏、小组合作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力求学生在玩中学,玩中练,体验体育课乐趣,掌握基本技能,发展身体素质。

开始热身部分:1、通过课堂常规达到收心聚意作用,阐述课的内容、目标使学生从心理上做好学前准备。2、采用游戏、徒手操的方式,调节学生的生理机能,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兴奋性,为课堂教学做必要的物质条件上的准备。

学习提高部分:本节障碍跑教学氛围两大步骤,1、障碍跑练习1)单项障碍练习:采用分组练习的方法,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学生进行单项障碍练习(主要是爬滚钻、跨、绕动作)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器材的用途和使学生能掌握爬、跨、踏、绕等过障碍的基本方法,在快速奔跑中灵敏、安全地通过障碍 2、利用器材设置障碍练习:教师介绍器材,提出要求后分组。各小组进行进行讨论,最后利用器材设计障碍物的排放顺序障碍进行竞赛。体验更多不同的障碍跑练习,加强同学间的交往。

恢复整理部分:集合整队 手臂放松、调整呼吸、小结、布置课后练习,收器材

六、教学预计效果

1、预计50%的学生能较好的掌握各种过障碍的技术动作,95%以上的学生基本掌握。

2、本课的强度中等,平均心率110次/分钟,课的密度50%左右。

七、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预防方法

1、安全问题:课前对场地器材进行认真的检查,保证器材的安全性,合理布置场地:课中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减少不必要的队伍调动,合理安排队伍留出足够的练习时间,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协调教师做好队伍的管理工作,扩大预防范围及力度;课后强化安全教育,及时收器材。

2、合理分组:做到每组水平差不多,减少学生不必要的争吵,若发生应及时处理,耐心教育。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小学体育课障碍跑的精品教学设计精品多篇范文。

《小学体育课障碍跑的精品教学设计精品多篇(全文共5933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