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黄河颂教案新版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黄河颂教案 篇一【关键词】初中语文 多媒体信息技术 整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4.095
随着现代化教育方式的迅速普及,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以其富有感染力的的音效、生动直观的图像、启发性的视频片段和人机互动的特点脱颖而出,多媒体课件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地丰富起来,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课堂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运用多媒体,教师可以对文字、图像、声音以及动画、影视片段等素材进行综合处理,以达到文、图、声、影并茂的情景教学效果;通过对时间、空间的多维创新及利用,使抽象复杂的问题直观化、形象化。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引入,改变了传统的注重认知、灌输、封闭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具感染力、直观性和启示性。教师通过对传统和多媒体教学资源和教学行为进行有机整合,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一、语文课堂教学的特殊性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语文课堂一改以往的满堂灌,满堂问,田鸭式的机械教学模式,在全面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注重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的设计,在师生平等的对话中完成教学任务。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教学内容的传授,更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方式。怎样才能真正体现课堂教学的“三为主”是对新形势下每一位语文教师的严峻考验。
那么,怎样才能把知识准确、灵活地传授给学生,并能使学生欣然接受呢?这就要求语文课堂离不开教师的精讲与教学手段的多样。一个知识点,要想把它传授给学生,途径不只一条,哪一条是捷径,能更便利的让教师掌握,让学生认可,就是教师的首选。不同的课题,不同的教学层面,如果能借助多媒体的帮助,让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形象、更直观,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那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就会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学生也会全面主动地参与,使课堂教学环节更紧凑,教学效果更明显,深入浅出的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也会更全面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整个课堂变得既严肃又活泼、既紧张又紧凑。
良好的教学氛围是学好知识的保证。安静的课堂,有利于学生专心听讲、细心思维和完成作业;争论热烈的课堂有利于学生思维活跃,心情兴奋的学习;多种教学手段并用的课堂,更能使学生视野开阔,寓教于乐,知识与技能兼收。
二、运用多媒体优化教学情境,使内容更加直观和形象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的最有效的途径,是刺激学生学习的最有力的方法。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口若悬河的独白,将要传授的知识和技能展示给学生。久而久之,这种形式枯燥单调的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这就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而多媒体教学方式以其特有的形象性、趣味性、新颖性,利用投影、视频、音乐、动画等手段,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会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它可以化静态为动感,化单调为活泼,化抽象为具体,文、图、声、影四位一体,形象生动,色彩鲜艳,感染力强,可以对人的视听以及心理产生全方位的综合刺激,这很符合学生的接受特点,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并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缺少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辅助,即使是口才再好的教师,再卖力的讲解,也无法达到这种效果。
三、充分发挥互联网与课程整合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和意识
信息技术以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为其核心,其中网络技术由于其不可比拟优越性,其在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利用互联网进行教学有以下优势:
1.有利于因材施教,实施个别化教学。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组织教学,很难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许多知识进入课堂。再者由于学生在知识背景,学习方法,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别,教师只能针对多教学生能理解的水平讲课。学习好的学生“吃不饱”,学习差的学生跟不上,问题也不能及时得到反馈,影响了教学效果,课堂学习的个别化几乎无法实现。而在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学,就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如上《大自然的语言》这一课,用了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学。为了加深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巩固,笔者把题目分槟选⒅小⒁兹个不同层次,让不同水平的学生练习,自我评分后,学生再查阅相应的解释及答案,由于“跳一跳可摘到桃子”,学生较容易感到成功的喜悦。另外,利用多媒体网络的监控功能,还可以随时监看学生学习情况,调整课程发展,利用教学网络的辅导功能给予学生必要的提示,学生还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选择各自内容的学习顺序,使个别化教学不断成为可能。
2.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及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渠道是多层次、多方面、多类别的,有书本的,实验的,还有参加社会实践的。帮助学生学会使用电脑并能上网,应是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能力的基本工作。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指导训练学生使用电化教学设施,作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能力的有心人。
黄河颂教案 篇二1.情境创设――入境。备课时,我想到以一种新的方式导入。对联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凝练含蓄,平仄对仗,读起来琅琅上口。开课时,在学生欣赏了钢琴协奏曲《黄河》、说了自己了解的黄河、读了一些诗人眼中的黄河后,我出示一幅对联:“滔天浪艄公如履平地 羊皮筏乘客谈笑风生”,读后让学生加横批(在多个答案中,最后选出“黄河的主人”),从而引入课题。这样就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为学生理解文本,体会感情奠定了基础。
2.语言感悟――动情。阅读不只是言语的习得,更是精神生活的熟悉,而读是思的凭借,是悟的前提,是说的准备,是写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所以我把读作用教学的主要手段。
(1)品读感受黄河的气势。读词感受黄河的磅礴气势,读诗体会黄河在不同诗人眼中的不同景象;读句子想象黄河奔腾的气势和羊皮筏子之险。学生默读课文并勾画出相关词语:黄河滚滚、万马奔腾、波浪排空、胆战心惊、汹涌、激流、湍急、羊皮筏子、提心吊胆、专心致志、谈笑风生、惊涛骇浪、破浪前行等。然后边读边想,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体会那犹如千军万马、奔腾咆哮的黄河令人胆战心惊。再读描写凌晨皮筏子和黄河激流的句子,从对比中感受黄河惊心动魄的气势和羊皮筏子在汹涌的激流中前行的危险和不易。
(2)细读体会“主人”的精神。通过默读课文,勾画体现艄公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的句子,让学生感悟羊皮筏子上的艄公为什么有成为“黄河的主人”。“那么小”、“那么轻”,而且上面还载着 ……此处隐藏11051个字……知自己和陈仓之间是信仰和根本立场的分歧,没有回旋余地,于是她毅然选择分手,独自跟随“第五队”前往延安。
这之后,陈仓仍对白云念念不忘。1938年底,陈仓被派往远离前线的湖南临澧特训班当教官,他在《新华日报》上发表启事,寻找白云的下落。启事恰好被白云的好友赵清阁无意看到,于是辗转告知了白云。毕竟有过一段真挚的感情,白云很快和陈仓取得联系,两人开始通信。但此举对双方而言都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举动,因为当时延安正在排查敌特,戴笠也反复告诫部下不得与延安亲友通信。此事被特训班副主任、陈仓的姐夫余乐醒发现了,立即严厉制止。加之陈仓在信中多次提及,希望白云离开延安重续旧情均遭拒绝,两人不久便中断书信往来。他们的孩子长大后,进入了航空学校。在大陆解放前夕,这个孩子随学校一同去了台湾,从此杳无音讯。
《延安颂》,献给
革命圣地的心灵之歌
1937年10月,白云随“上海救亡演剧第五队”到达延安,从此翻开了她人生中崭新的一页。当时投奔延安的爱国青年多以改名来表达自己对革命的追求,她也将自己的名字改为鲁迅小说《铸剑》中那柄锋利的宝剑“莫邪”的谐音,取名莫耶。
“上海救亡演剧第五队”是当时沦陷区及大后方第一个到达延安的文艺团体,和中共中央的其他领导同志亲自接见并宴请了全体队员,莫耶和队长左明被安排与同桌吃饭。在饭桌上说:“现在延安的文艺家多了,是不是办一所学校啊?”中共中央其他领导都表示赞成。接着说:“那就叫鲁迅艺术学院吧。”不久,莫耶和全队人员由洛甫(即)介绍,进入了抗日军政大学第三期学习,莫耶担任了救亡室文娱委员。
1938年4月10日,鲁迅艺术学院成立,校址就设在延安北门外大砭沟的半山坡上。莫耶从抗大调到鲁艺学习,她的宿舍就在半山坡的窑洞里。莫耶每次走出窑洞眺望,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迎面耸立的巍巍宝塔。她经常想,什么时候能爬上宝塔山,依偎在宝塔旁,摸一摸宝塔的砖石啊!终于有一天,她独自涉过延河,顺着盘亘的山径,来到宝塔山前,绕了一圈又一圈,浏览山下潺潺的延河,瞭望庄严雄伟的古城,听着延安城中远远传来的歌声,直到夕阳西下,方才尽兴而归。
延河更是与她朝夕相处。早晨,莫耶和鲁艺的女同学们列队到河边,在延河的沙滩上做体操、发音练唱。到了夏天,同学们还到延河里练习游泳,欢声笑语荡漾在延河两岸。每天晚饭后,除了在城里礼堂演出或看演出外,她们就成群结队漫步延河边,低吟浅唱。每逢明月东升,延河晶莹闪亮,更是充满诗情画意……
就这样,歌声伴随着莫耶她们成长,延河也像她们一样,总有唱不完的歌。莫耶心里常想,什么时候能唱出激动心弦的歌?唱出自己写的赞颂延安的歌呢?
一天下午,延安城里开大会,散会后,鲁艺的同学们出了北城门,爬上校舍的半山坡。莫耶和几个同学站在土坡上,望着从城里出来的一队队抗大的同学和战友,听着他们的歌声和口号。这动人的场面,使她心潮汹涌,热血奔腾。这时,音乐系的朝鲜族同学郑律成正站在她身边,看出她心情激动,就对她说:“给我写个歌词吧!”郑律成的请求,引发了莫耶心中孕育已久的激情。
莫耶虽然熟悉福建家乡的青山绿水,欣赏过第二故乡厦门鼓浪屿的海滨风光,但她觉得都比不上延安。一幕幕沐浴在革命光辉之中的景象,激起她的无限情思,创作的激浪在她心中跃动,酝酿已久的诗句在她脑中翻腾。她抓住这一刹那的灵感,提笔将满腔激情倾泻在一个小本上,写好了歌词:
“夕阳辉耀着山头的塔影,
月色映照着河边的流萤。
春风吹遍了坦平的原野,
群山结成了坚固的围屏。
哦,延安!
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
到处传遍了抗战的歌声。
哦,延安!
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
热血在你胸中奔腾。
千万颗青年的心,
埋藏着对敌人的仇恨,
在山野田间长长的行列,
结成了坚固的阵线。
看!群众已抬起了头,
看!群众已扬起了手。
无数的人和无数的心,
发出了对敌人的怒吼。
士兵瞄准了枪口,
准备和敌人搏斗。
哦,延安!
你这庄严雄伟的城墙,
筑成坚固的抗战的阵线。
你的名字将万古流芳,
在历史上灿烂辉煌!”
莫耶把歌词写好后,写上题目《歌唱延安》,交给郑律成。郑律成看过后,高兴地拿走了。
不久后,在延安礼堂举行的一次晚会上,第一个节目就是《歌唱延安》,由郑律成和女歌唱家唐荣枚男女声合唱。莫耶怀着激动和紧张的心情,想听听观众,特别是等首长的反应。唱完后,高兴地鼓起掌,听众们也热烈地鼓起了掌。第二天,中央宣传部的同志来要了《歌唱延安》的词曲手稿。不久,鲁艺的秘书长魏克多拿来一张铅印稿给莫耶,告诉她中央宣传部的同志已将歌名改为《延安颂》,问她有什么意见。莫耶高兴得跳起来连声说:“题目改得好!叫《延安颂》好!”
诞生在巍巍宝塔山下、滔滔延河之滨的《延安颂》,带着无数革命者崇高的理想和信念,从延水河畔,宝塔山下传颂到抗日前线和全中国,成为革命圣地延安的光辉象征。莫耶也因此在延安红极一时,声名远扬。
“出色的女作家”
1938年冬,莫耶响应八路军一二师师长提出的“拿起文艺武器为革命战争服务”的号召,加入了鲁艺组织的实习队,与作家沙汀、何其芳等跟随奔赴华北抗日前线,任一二师政治部战斗剧社教员,后任剧社创作组组长。她不仅从事创作,还参与编印前线刊物——《战斗文艺》。同年,她代表部队文艺工作者加入晋绥边区文联,被推选为常务理事。在文联成立大会上,赞扬说:“莫耶是我们一二师出色的女作家。”
在战地,莫耶跟随部队长途作战,以高度的革命热情和卓越的工作成绩赢得了赞誉。她与人合作并独自创作了一大批话剧、歌剧、舞蹈等作品;剧社演出的服装多由她剪裁缝制,有时她还登台演出;她口袋里总是装着笔记本,随时随地采访、记录。在抗日根据地的困难时期,她常常是一茶缸开水、一把炒豆充饥,有时在集体讨论后,连夜写出一个小戏,第二天就排练演出。1944年春,莫耶调至晋绥军区政治部《战斗报》任编辑、记者,她自告奋勇担负起两个版面的编辑任务,经常深入前线部队,写了大量的战地通讯和战斗故事。她住的土窑洞,灯光经常彻夜不熄,白天她仍照常工作或劳动。1948年秋,莫耶随《战斗报》调回延安,1949年春随第一野战军进军大西北。
1950年,莫耶任西北军区《人民军队报》主编,后任总编辑,同年,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与李克农的外甥、《人民军队报》社长方唯若结婚。
因文学创作历经磨难
1955年,莫耶转业到《甘肃日报》社任副总编辑。1956年,在“反对,改进工作作风”运动中,经省领导同意,莫耶在《甘肃日报》上发表文章并配发社论,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1957年“反右”时,与这篇文章有关的人被错划为“”,莫耶也因此受到批判和降级处分。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黄河颂教案新版多篇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